粤商故事四篇分开发布——寻找粤商商脉之红色传承获奖作品一等奖选登四篇

发布者:李常稳发布时间:2024-03-20浏览次数:10

★不忘初心,与国同行——郑裕彤

 

粤商发展历程简溯

 

回顾中国历史发展的宏大画卷,商人群体在此必将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遍数商人群体,粤商在里面也是及其亮眼的,无论是在经商的头脑门道上,还是对国家的热爱奉献上,粤商都是值得被交口称赞的。作为现代中国经济特别是商业贸易流通经济中中流砥柱的企业团体,粤商群体与中国共产党是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粤商是继徽商、晋商之后崛起的再一股强大团结的商业力量。

粤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广州十三行的创办,其在明清时期外贸盛行买办行业高速发展时抢占先机,在当时迅速发展,为之后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清末在通商口岸开埠通商粤商群体也随势而变,逐渐转变为近代商人。粤商的变迁和发展方向对广东地区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粤商群体在很多时刻也是党政策的重要助推者,例如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中,粤商群体凭借着他们浓烈深厚的爱国精神与民族奉献品格,勇敢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初生牛犊不怕虎

香港经济界的名人郑裕彤先生,在粤商群体中,也可谓是知名的代表。作为多家公司的创始人,其公司业务涉及开展到了各行各业,且在各大行业中都饱受美誉,其中不仅依靠他过人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更是在于他的勤奋努力和民族大义,在任何时候,都把国家和民族放在心上,坚决不做违背爱国底线的贸易。回顾郑裕彤先生的创业发展史,其实也是他的一部爱国创业史,无论是在低谷还是在高峰,他都时刻把国家放在心上,将自己的生意版图与国家发展的蓝图巧妙结合,敢于紧跟国家的步伐,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国家发展从不吝啬自己的付出。

郑裕彤先生的故乡是广东省顺德县伦教镇,其父辈也曾经商,旧年间顺德盛产蚕丝,伦教县更是盛产纱绸,因此早年间此地从事贸易蚕丝纱绸的商人众多。但之后经历抗日战争对中国大陆的洗礼,经济大幅度倒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对外物娱乐消遣等需求相应降低,从而自然导致蚕纱绸市场凋落衰退,很大一部分从事此业者不得不转战他业,另谋生计。受时势影响的郑家,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几近艰难谋生,这也直接导致了郑裕彤少年时没有条件和机会接受良好的学业教育。但即使在民族危难之时,郑裕彤也并未受黑暗社会落后思想的腐蚀,仍然饱有着对国家的热爱和赤诚,仍然怀着一颗愿为国家付出,希望民族和国家明天会更好的真心。于是胸怀大志的郑裕彤在十五岁那年就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前往澳门寻求机会。郑裕彤先生初到异地时在周大福金行当了几年伙计,他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努力和踏实能干,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不久后更是与老板家千金两情相悦,结为秦晋之好。婚后的郑裕彤先生并为因财富而懈怠停滞不前,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事业有成,全力回馈 

九十年代末,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之后,郑裕彤先生难掩内心的爱国激动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认同,郑裕彤先生在回归初期就对“新生的香港”寄予厚望,很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不久后郑裕彤先生也如愿被调往香港周大福珠宝公司工作,全面接管香港公司的各项业务。郑裕彤先生在得到如此宝贵的机会后也是没有令支持看好他的众人失望,在“新香港”这片极其富有国家民族复兴强盛的土地上大展宏图,使周大福的黄金买卖和珠宝生意在短时间内就在原来坚实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回归初期香港不稳定的经济注入了自身的强大支持。与此同时,在不断开展公司新业务之时,郑裕彤先生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政策,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其公司在香港回归之初为许多同样看好时机,相信政策开放,大胆前往香港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内陆人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与交流渠道。看似普普通通的连通,但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今天的香港与内陆相处合作的如此融洽,除了依靠党和国家一路以来在政策上的坚持不懈和在精神上的高度引领外,实际生活中两地居民的合作交流是否愉快密切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敢于先行的粤商群体们,无疑给香港和内陆两地居民交流合作创造了很多机会,越来越多两地产品的互相流通,越来越多内陆人前往香港寻求发展机会,甚至发展到后来香港人看重内陆的人口基数大、地理环境优越,开始反向寻求发展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在香港发展的粤商群体们的勤奋努力和始终如一的爱国奉献精神。郑裕彤先生正是这广大爱国粤商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的如此迅速成功,有着无可磨灭的奉献和付出,值得被后人铭记和学习。

回归遇难,挺身而出

提到香港回归与郑裕彤的故事,还有一件事是不得不被提及的。香港回归时举办的重大交接仪式想必很多人至今仍历历在目,当年的香港回归典礼是在香港重要地标之一的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但盛大典礼顺利举行的背后,很多人并不知晓,爱国的郑裕彤先生为典礼顺利举办的重要因素一会展中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香港会展中心的一期其实是在八十年代建成的。在我国与英方谈判成功确定香港回归时间在1997年后,在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决定扩建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将扩建后的会展中心作为香港回归中国母亲怀抱的重要典礼的举办场地。可是在会展中心扩建后将要成为回归典礼场地的消息出来后,很多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都只得望而却步,不敢承接。为什么呢?因为这类工程往往都时间紧、任务重,利润不高还是其次,主要是工程本身的重要性给承建商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工程做好了大众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做不好,那可就是千古罪人了,绝对会给自家公司未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工程在一段时间内都无建筑商敢于承接。郑裕彤先生在得知此消息后,出于对香港即将回归的无比激动爱国之情与民族责任心,他认为自己应当站出来承担起这个重任,愿为祖国的复兴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郑裕彤的地产公司位列香港四大地产公司之列,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在香港的基建界也是赫赫有名,以上也是郑裕彤先生敢于承接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足够的自信。但是即使有规模如此庞大的建筑公司作为支撑,想要把会展中心的扩建这个工程做好也绝非易事,极短的工期加上极高的质量要求,给公司全体上下,都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拍板接下工程后,当时己经七十多岁的郑裕彤老先生为了工程如期高质量的完成,风雨无阻,天天亲自前往工地视察,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具体进展以及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点。在郑老多日勤勤恳恳的监工和工程团队的齐心协力奋斗下,会展中心的扩建任务也如愿高质量完工,甚至比规定的完工日期还提早了一些时日,可谓是打了个漂亮的“胜”。做下如此具有纪念意义值得令人骄傲的工程后,郑裕彤先生并未借助回归的热度大肆声张自己的付出,而是默默将这份成就感埋在心中,因为对他来说,爱国这件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的热爱。他从心底里为自己为香港回归这件对国家意义极其重大的时间上能尽一份力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诚恳做人,踏实做事

在自己以身作则的同时,郑裕彤先生也不忘时刻教导子孙后辈爱国爱党,做党和国家忠实的后备军。其子孙也没有辜负他的淳淳教导,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事上,都努力向郑先生看齐,争取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前不久香港大规模爆发疫情时,香港防疫的物资场地都宣布告急,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听说后,出于一片爱国热心,不仅主动再次开放会展中心作为防疫场所,更是捐钱捐物,为香港在短时间内将疫情局面控制住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也为国家全面控制疫情,平稳社会形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以郑裕彤先生为首的郑氏企业在各行各业的多姿多彩是众人有目共睹的。但郑氏企业发展的宗旨始终坚持将国家作为第一底线,绝不做违反国家利益的生意。早年间香港因主权问题使当时的地产业一度陷入低迷,使将地产生意作为重要产业的郑氏企业一度陷入低谷,但即使如此,郑氏也始终坚持原则,绝不越过底线,最终平稳度过危机。之后郑裕彤先生凭借着其敏锐的知觉,预判到了香港旅游业兴旺将会是一个极其大的潜在商机,必须牢牢抓住,于是之后在酒店发展方面大肆进军。国家出于改革与开放政策的实施,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对于祖国这一开明的方针,郑裕彤先生在惊喜的同时也表明了大大的赞同,并对此给予了鼎力支持。郑氏企业以新世界发展公司的名义,与多家上市公司合资,同广州羊城服务发展公司合作建设了位于广州地区的“中国大酒店”,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服务,让酒店获得了国内外宾客的一致好评。郑先生这种出于对国家政策的看好和对国家发展给予厚望而在内地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建设的行为,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实施,无疑是以及一剂有力的强心针。早些时期,香港澳门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相较内地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丰富的发展经验,港商向内地投资的行为无疑是一道使两岸互相交流学习得更加密切的桥梁。

桑梓情深,热心回馈

在事业上颇有建树的同时,郑裕彤先生也始终坚持回馈社会。以他为首的郑氏企业一直对社会上的公益事业抱有极大的热忱,对生他养他的故乡发展建设更是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少年时的家庭困难,导致郑先生没有机会在青春年少时在学业上精进自身,这一直是他的一大遗憾。出于此番原因,郑先生一直在教育事业上给予大量的支持,不计回报的,希望给予更多渴望读书报国但没有条件的年青人更多的机会。之后,郑先生更是与同样抱有此意的李兆基先生一起,捐赠巨款,在县城建设华侨中学,并周全的配备了后期维护发展资金,希望华侨中学能真正发挥一个长期的教育作用。在之后,出于相应国家的人才计划和自身对家乡和国家建设的支持,郑先生特的提供大笔长期基金用以设立奖学金,对获得不同学业成就的学子给予不同的奖励和资助,鼓励家乡子弟在学业上精进,争取为祖国贡献更多的力量,让祖国的发展更快地走上梦想中的“大道”,早日实现民族的真正复兴。

对家乡的资助,郑先生不止停留在教育上,他更是细心地关注到了社会上医疗技术和福利的落后。面对家乡百姓遭遇的困境,郑先生慷慨解囊,多次以自己或家人的名义捐建医院,引进国内先进地区甚至是国外的高端医疗技术来充实丰富医院的整体,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帮助。郑氏也利用自身的庞大影响力,召集更多同样想为家乡作贡献的仁人志士一同,为各个福利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郑先生

深知,众人拾材火焰高这个真理,从古至今,都是适用的。家乡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能够办到的,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行动,各界的帮助,才是建设能够做大做强,走的长远的根本因素,这才是国家一直提倡的建设家乡的更深层的意义所在。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将祖国放在心上。郑先生身体力行地向我们证明了他对祖国的热爱,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细水长流的一辈子。我们后辈,都应向郑先生学习,不仅将爱国放在嘴上,更要将爱国融入行动中!

作者:陈可意

2003年4月18日出生于广东茂名,现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的法学专业,目标是之后成为一名律师。平时的爱好是网球和钢琴。也喜欢健身和骑自行车。我认为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平日里无意的素材积累在需要的时候总能很神奇地派上用场,所谓功到自然成。


★把赚到的钱回馈社会,这才叫有价值一潮州商人陈伟南

有个座右铭,我有自己的座右铭,事业成功在于努力,不用解释,你不努力哪会成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你赚到钱对社会有帮助。这样才叫价值。

出生贫寒,方知生活不易

陈伟南,1919年生,至今己经104岁,真的是跨了整个世纪的一辈人。潮州人喜欢论虚岁,陈伟南先生现在的虚岁是106岁,他曾经说:“我在正月出生属羊,属羊的话,虚岁是105岁,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乡村。当时潮州的情况是怎么样?非常穷,当时全村务农,所有人都耕田,所有人都知道——耕田的一家人能吃上两碗粥己经是非常感激老天爷了。那时还是小孩子陈伟南整天吃不饱饭,村里小朋友的衣服多数是爸爸穿完给孩子穿的,孩子想买新的,做新的衣服,根本没有能被当成一回事,每天所有人都想着充饥,想着活下去。陈伟南不知道,他的出生与成长将带在若干年后使潮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潮州磨砺了幼年的他,而他回报潮州以发展之光。

放弃安稳,勇于乘风破浪

那陈伟南后来为什么会想到来香港经商呢?这个讲起来就是很长的故事。陈伟南自幼好学,15岁去韩山师范学院读书,其实师范学校要求年满16周岁才可以正式入学,不过由于强烈地对知识的渴望,15岁的陈伟南破格考进了师范学校,在顺利地读完三年的课业以后,他到了毕业找工作的年龄了,那时他考虑了两件事一一是继续待在潮州呢,还是要去离潮州很近但又很繁华的香港打拼呢?当时陈伟南的堂哥在乡下教书,给陈伟南拿了一张合同说,签了就可以一辈子留在潮州教书了,陈伟南那时候还年轻,不知道怎么样选择一一出远门好,还是留在乡下好?因此陈伟南便想跟父亲静心讨论,但是父亲强烈不同意他出来,因为父亲想要陈伟南在家里帮他打理家庭,家里开了家湘西公司,需要人手,但是,是叛逆的性格,父亲态度越强硬,他就越要去外面搏一搏。但是父亲又不肯让陈伟南走,怎么办呢?陈伟南就先打动在当地颇有声誉的大伯,再让颇有威望的大伯去跟父亲劝说,最后父亲不情不愿地同意了,给了十七八岁陈伟南五块大洋让他自己去香港谋生。

因信称义,运橡胶回祖国

陈伟南十七八岁时是如何靠着五块大洋在香港怎么生存和做生意呢?其实,任何成功都需要靠长期积累的,陈伟南先生不是一来到香港就会做生意的。首先他用三块大洋左右买了船票,顺利来到香港以后。他首先在姐姐的丈夫,也就是姐夫家,开的公司帮忙做工,第一个月就赚到了十块钱,后面这一打工就是十年,在做了十年的杂务后,他懂得了许多公司运营的基本道理,除了每个月用四厘子去理发,陈伟南便将剩下的钱默默存起来。后来便有了一个机遇一一有一个橡胶公司想卖货给陈伟南的姐夫,陈伟南的姐夫也想做成这单生意,可是手头的流动现金不多,幸好陈伟南多年的积蓄解了燃眉之急。陈伟南将手头一千块钱全用来买橡胶,再卖给工厂,早上找老板拿几千块钱的橡胶,下午卖了马上还买橡胶的钱,卖橡胶的老板说陈伟南是个好客户,上午拿货,下午就给钱,信陈伟南于是就愿意给他多些,不怕他反悔,于是陈伟南的生意越做越大,不然单凭这一千块钱能撑多久呢?

所以,从零开始,生意却越做越大,纯粹就是依靠人们对陈伟南的信任。所以陈伟南先生和那些年轻人说:“做生意最重要就是讲信用。”有信用你就不怕没得生意做了。即使陈伟南先生己经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他也从不敢糟蹋自己的声誉,他说:“如果你有一次失信用,你也会被失信,所以我从没试过失信用,他当然继续给你做了。”这就简单了,所以陈伟南劝一些年轻人做什么都要讲信用,什么都要讲信用,做人也要讲信用,做朋友也要讲信用,如果人言而不信就不是人。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再加上朝鲜战争,祖国需要巨大的军事物资,身怀爱国心的陈伟南,巧妙借用香港的优惠政策,从香港买进国外大批量橡胶,转而在深夜里默默将橡胶卖给内地的船家,为新中国的军事物资发展筹备贡献力量。

爱国心切,助推轻工革新

改革开放后,经济迎来了新气象。可是当时的香港对本土公司刚刚开放,再加上陈伟南的公司预备资金少,工业基础差,公司未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大难题,过去那个政府严加管控,大家服从安排,听从差遣,不用绞尽脑汁求生存的日子己然过去。如今企业的自主权下发到企业,给了许多人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市场竞争很激烈,而且陈伟南先生一个人要承担起公司数十名新老员工的去留存活,稍有不慎,公司不仅会破产,还会拖累到其他和陈伟南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姐妹。陈伟南停下来他迅猛疾飞的脚步,晃了晃脑袋,将目光投向了同一条街上的其他公司,这里面不乏来自发达国家的成熟运作的公司,不乏己经扎根香港多年的老作坊,于是他将二者结合起来一一依据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再加上参照国外的内部控制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很快,公司便有了生机。但是他的产业里面唯独饲料工业毫无进展,不仅如此,其他本土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内心满是不安一一再这样下去,国家的饲料工业只能止步于此吗?

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他听到了能在香港考察饲料工业的消息,他高兴的踱步,像是要飞出去了,很快,他决定成立香港考察团,并邀请当时时任农业局的高级工程师廖焰国与其重要朋友朱肖雄成立香港考察团。当年三月底,三人考察团正式成立,四月初,陈伟南重新出席穗参加交易会,抓紧一切空挡与同行恰谈生意,了解行情,并相约多位老朋友,这些老友都是在广交会上结交的,与他们共同探讨困局,并且还帮多位好友解决赴港手续问题。据说当时有位人物,名叫温文,还未走出爱群大厦,便不停地向朋友赞美到:“陈伟南先生为人实在,没有架子。”

他在改革开放后期,没有存在任何犹豫,就选择回内地建厂,因为他知道,祖国需要这些仪器与就业岗位。因为当时他的公司规模相比其他厂家占据了巨大优势,并且发展如日中天。他感慨地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房地产很好做,但我这个人懂得满足,不会后悔没有投资。做人没所谓,我挣的钱够吃够用就可以了。”他回内地建厂的目的绝对不是挣钱,而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将先进技术和仪器带回祖国内地。

回报社会,助力家乡发展

除了信用之外,陈伟南先生说回报社会的理念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质。他说:“譬如我的理念,实际我赚到的不是很多钱,不过赚到钱我就去做公益。多做公益,为社会做公益。陈伟南的老家一一潮州,当时非常穷,什么都没有,连乡村医院都没有,他想,发展教育是解决贫困的根本,可是,在哪里建学校呢?他找了好久,最终决定一一就用一个被日本人炸烂的祠堂来做小学。因为老家叫沙溪村,所以学校叫沙溪村小学,在家乡沙溪,陈伟南先后捐建沙二小学、沙二幼儿院、华侨医院、水厂、公共卫生设施、村道、初级中学、宝山中学、韩师多项建筑等。全都是他一手建造而成的。

所以现在潮州一带,大家都对陈伟南先生很尊重,陈伟南先生为国家、为家乡做那么多,是值得尊敬人的。在2000年的时候,陈伟南先生创造了潮州团体总会。当时他己经是81岁高龄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仍要做这件事情呢?他说:

实做这件事那时,我都81岁了,都差些就一百多岁了,说到创办这个总会就是一段故事,你也是潮州人,你好清楚,就比如潮阳潮安或者其他。我就只知道你是潮阳的会长,但不是说你其他那些职员我就知道,我也不知道哪个是潮阳人,那我觉得这样在齐心力团结的方面就不是很好,需要拆成小部分才会有责任感。所以陈伟南先生就和各位长说想搞一个潮州总会,做属于潮州人自己的同乡会多好,后来陈伟南先生想到这个办法一一他找到各个会的会长,有时找他们去喝茶,有时两三群人喝下茶,其中总有一些人说自己中午没时间的,陈伟南先生说行,不然吃晚饭,没有问题,就由吃饭到多吃晚餐,有些人至少有几年一起吃晚饭,时间长了,喝的茶多,大家就熟悉了,于是有人提议说:“不如我们组织一个总会。”陈伟南先生表示赞成,不过有个条件,他们说什么条件?陈伟南先生说要在座每个人都去参加,他就去组织,如果二十个人在这里,有十个人参加,十个人不参加,他就不组织。所有人都来,陈伟南先生就来组织,如果有人不来,就不组织。最后在座的人举手投票,所有人都赞成。这些来开会的人,后来便是潮州总会的各位会长。回去后里面有人说,很多人说各有各的,不需要组织,但因为他们这些赞成的人明白道理,就竭力赞成,应该有一个总会。如果你不设一个总会,你是这边的会长,他是那边的会长。这些职位是大家知道的,但是大家对这些都没有感情,所以总会就有一个推动凝聚力的意义。此外,他还多次推动香港各地举办“潮州节”“潮州菜宴”等活动,为了给在香港奔波的潮人一个慰藉和共鸣,潮籍乡亲以他为荣。

终不忘本,坚持不懈为重

潮阳同乡会会长曾经问陈伟南先生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一一总会团结有没有什么秘诀。陈伟南先生想了想,用一个巧妙的比喻说:“一个人要健康,最重要的就是体育运动,一定要运动,所以我虽然今年一百零几岁,但是我的身体没什么事,就是靠运动,总会团结的秘诀也是这样,其实就是坚持。”陈伟南先生坚持每晚9点多就睡觉,早上5点起床,坚持了几十年,他在家里的园地前建了一个大型花园,每天早上都会在花园里跑步,所以现在身体特别好,就是靠运动,他说:“所以现在这些年轻人我都告诉他们,要坚持做好事,心态好身体好自然什么都好,说到底无论做什么都要靠坚持。

陈伟南先生经常都会返回潮州乡下,对这几十年国家的变化有许多感想。他说:“潮州变化很大,如果简单来讲就是,我十几岁到现在上百岁,情形完全变了,我小时候在下那时候只要有饭吃就很满足了,鞋都没得穿,多数都是赤脚, 大家都是赤脚的。”等到陈伟南先生来香港之后,30多年没回去过。那是三十几年前,贫穷落后的潮州都没有什么变化,落后的不得了,后来他能够回去了,陈伟南先生就一点一点慢慢扶持,慢慢培养帮手。经常资助那些没有前读书的人, 他以此为乐,非常喜欢做这些事情,那些进学校或者读中学没有钱的人来找我,这个钱陈伟南先生就一定给,不是只有潮州人,还有很多地方甚至蒙古都有人来找陈伟南先生,陈伟南先生有求必应,陈伟南先生说:“我有个座右铭,我自己的座右铭,事业成功在于努力,不用解释,你不努力哪会成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你赚到钱对社会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这样才是价值。”所以以此看来, 不是你赚多了钱存在银行,就是对家乡对国家有贡献,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社会事业是否成功在于努力。但是不是非要赚到了钱才去做贡献,钱是赚不完的,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陈伟南先生说:“我没钱的时候,有阿婆没饭吃,我就请他吃饭,这些也是奉献;在街上,有老人家要跌倒, 你跌着,你扶着他不让他跌倒,这也是奉献。”他年年坚持为家乡建设捐资,此外,还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较偏远地区都能看到其关切的声影。

赞美盛世,给予青年厚望

因为疫情原因,陈伟南先生如今多待在香港,对现在香港的发展和香港的年轻人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以陈伟南先生的想法,当下的年轻人,尤其是生活在香港的真的很有福气,以前陈伟南先生那辈的年轻人和现在年轻人教育资源差异很大,生活享受样样都比陈伟南先生以前好很多,所以陈伟南先生劝导年轻人应该过得开心,懂得感恩,现在国家过的那么好。他说:“我小时候十多岁时,问老师什么叫做租界,老师说,租界就是你住的房子分一块租给别人就叫做租界, 那你说行不行?就像当时香港的法国租界就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个地方本就是我们中国的,他们弄成租界,还说中国人和狗不准进入,那时候我们是抬不起头的。”如今,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身在香港且今己高龄的陈伟南老先生仍密切关注,并且用实际行动鼓励海外科学家早日回归祖国。

陈伟南先生对现在年轻人期望很大,他劝告我们要爱惜自己活在当代的勇气,而不要给人看低,如果我们年轻人能够这样做,那么对陈伟南先生这个老人家来讲,他就会很开心,他曾经说:“现在国家那么好,很难得你们有这样的机会,你们年轻人就该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年轻人应该努力为自己,为国家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希望中国各位年轻人对这个国家,对这片土地爱惜!

陈伟南先生一生都在见证中国的成长,并且在适当时候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陈伟南深知香港的战略优势,即使倍思家乡,也只能忍痛居于香港,他曾经表示,香港是一个金融体制健全、法律基础良好的国际都市,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中国引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在今年元宵佳节,他因身染新冠而无法回潮,潮州人们对此感到遗憾万分。望陈伟南老先生身体安康,诸事吉祥!

作者:陈琦

广东财经大学22级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广东潮州人,泰国潮州同乡会会长陈英群之侄女,潮州侨联青年委员会陈树达先生之女,自小跟随家人经商,经常往返多个地区,与粤商团体密切接触,经常随家人参加侨商联谊活动,对家乡潮州有着深厚感情,对粤商文化有强烈的兴趣和研究,对粤商精神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真心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将粤商精神发扬光大,使得更多对社会有贡献的粤商事迹得以传播!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22级学生。


★林连登先生——吃苦耐劳、知恩图报和感恩爰国的华人实业家

当提起连登楼和惠来当地俗语“浪险过阿佬洋登”,惠来人总是会升起对前辈林连登的自豪感,老一辈人更是熟知其事迹。但随着时间推移,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或许只知道建筑俗语背后的人确实是厉害,而不知厉害在何处,不知他具体对国家或是当地惠来县的贡献。在查阅与林老相关的推文、书籍资料以后,我脑海中林老的形象慢慢丰满起。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林老的生活年代,感受其不平凡而又努力的一生,再现其中他满怀热情的爱国事迹。

背井离乡做苦工,亲朋好友来援助,创业多挫终成功

清朝末年,国内人口激增,但腐败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鸦片和洋货的倾销让国内的传统农业被破坏,不少粤东人民破产;国外由于当时黑奴贸易的废除,劳动力供源缺少,西方急需一批新的劳动力投入殖民地的劳动生产。国内的民不聊生让人民无路可走,国外又出现了如此好的一个挣钱机会,不少粤东人民不得不到海外谋生,将赚到的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就这样,“过”以谋生的苦力贸易产生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下南洋谋生的惠东人民里,有一个年轻人在其中,他也即将坐船下海,他就是惠来县溪西镇鲁阳村的林连登。因为父亲生病久卧不起,还在上私塾的林连登只能暂停学业,早早去世,林连登作为家里的长子,需要承担起照顾一家大小的重担,而当时惠来人多地少,贫穷饥饿是人们的常态。为了让一家人摆脱贫穷,让家人吃上饭,年轻的林连登决定下南洋。他和邻居借了十担红糖换钱做路费,就和堂兄一起坐船,过海到南洋谋生。

由于路费不足,最终林连登来到了当时马来亚刚刚开发的鲁乃。每一个漂洋过海的移民,他们初到异邦,都会面临着谋生不易、文化陌生的难题。大部分的人既没有钱做生意,又没有文化,他们并不好谋生,只能出卖劳动力换取钱币。同时,由于初来乍到,他们人生地不熟,大部分在外地并没有可依靠一起打拼的人,大多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难免被当地人欺凌,处境十分艰难,生活压力极大。而林连登很幸运,他得到了亲戚的帮助,很快就安定下来,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先是做苦力为他人打工,除去寄回家的钱,他积攒了一点钱,很快他便有了点本钱,便决定就用来买牛买车,通过帮人搬运货物来赚钱。后来他又到橡胶庄园里当种植工人,但赚的钱寄回家之后便所剩无几。为了让生活好起来,林连登决定另寻出路,用本钱自主创业,通过做生意来赚钱,而不是给人做苦工。但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林连登亏的亏,失败的失败,为了家里生计,他不得不再给人打工,还债并积攒本钱。

这次,他决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一一种植业。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初始地鲁乃,包下一个椰园。他经营得有声有色,同时,他嗅到屠宰也是赚钱的好方式之一,为此,他也在园里搞起了屠宰业。这次终于让林连登熬出头了,他很快就赚回本, 还有不少的钱,于是他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再买下了其他的土地。他看到木薯、橡胶一类农作物在交易中的需求量大,因此,他又多试了新品种作物进行种植。皇天不负有心人,林连登再次大丰收,赚得盆满钵满。他没有满足于原有的商业范围,他对准当时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在种植业的基础上选择进入食品加工业,他先后创办了酒厂和碾米厂。这些新厂也不出他所意料,各个都给他带来金钱收获。就这样,林连登慢慢构筑起自己在马来亚的商业大厦。

国难当头来相助,干金散尽助发展,条条桥路促经济

林连登不仅能吃苦,会看准时机做生意赚钱,他还不忘异地和家乡的友人和乡人。他能到南洋赚钱,他在南洋立定脚跟,都离不开同乡人的帮助支持。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林连登没有忘记他人帮助自己的真情,为了让外在异地谋生的同乡人能得到帮助,大家共同发展,也为了能帮助家乡人民、事业,林连登开始在积极投身马来亚华人社会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当地其他的同乡人一起成立了潮人同乡社团。后来又成立了马来亚韩江公会联合会,之后改称为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即〃马潮联〃。他成为了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活跃在潮州会馆的各种活动中,如当他听闻潮州北堤遇雨季便凶险,便带头在潮侨联谊会发起募捐,将所收到的钱用于修筑北堤。因此,他在听到国内发生重大事件需要援助时,总是最先跟大家商量援助的事情。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连登先后捐资10万元并带头购买抗日救国公债20万元, 为内地抗战提供自己薄弱的力量支助,同时他还带头呼吁马来亚华侨有钱出钱,有物资出物资,有力出力,共同支助家乡人民抗日。到了 1943年,日军攻到粤东,由于山的阻挡和海的封锁,加上日军的搜刮,给人多地少的潮汕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大饥荒,没有食物来源,路上饿死的人众多,封锁区里是凋零、百无生机的状态。听到潮汕人民陷于如此大的危机之中,林连登二话不说,以个人名义, 动用手头的资源人脉,把泰国的10万斤大米运到隆江镇分派给当地的民众。同时,他还把米袋赠给无衣无被的民众。除此之外,林连登还不忘出资援助饥荒中的当地医院、慈善堂以及其他慈善机构,这表现出了他对家乡人的担心、急切关心和他不忘的感恩情。

在内外联动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抗战胜利了。然而,经过战争的潮汕,破败寻找粤商商脉之红色传承获奖作品集不堪,经过炮轰的交通路线泥泞不堪,而部分房屋建筑也在炮火的进攻下摇摇欲坠,因战争而发展滞后的经济,使得当地民生凋敝,人们更愿意外出到别地谋生。看见家乡如此令人痛心,林连登决定出力,帮助家乡重新起步发展。要发展,先修路。经济发展缺不了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目前需要把家乡重整于新,扫去战争的灰霾。于是,林连登卖去一部分的橡胶种植园,将所得资金加上个人手头资金,作为家乡基建的投资资金。他马不停蹄回到国内,创办了“汕头连通行车公司”,希望恢复并发展以惠来为重点的潮汕南部公路运输。林连登不仅帮助家乡修筑公路,还资助维修潮阳当地的和平大桥,给家乡捐赠汽车,促进家乡交通发展。各地公路竣工后便立即投入到了客运的使用当中。1951年,林连登一人就又资助把家乡一座岌岌可危的木桥修成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新桥,人们亲切地叫它“连登桥”。粤东抗战后的交通运输的恢复和发展,林连登及其他爱国人士功不可没。

除了致力于促进家乡交通运输业的恢复与发展,林连登还不忘家乡种植业、商业的发展。由于他就是以种植业发家,1938年回国时看到家乡龙江西岸的荒山秃岭弃置不用,觉得有些可惜,便与亲朋好友商量,买下周边的荒地,一起开T“惠民农场o战后,百废待兴,为了促进家乡经济的恢复,他先后捐赠差不多三百吨的化肥来促进家乡农业的发展。林连登关注到农业要发展,也需商业发展起来才行,这才是让当地民众填饱肚子、致富的关键,便自己出资建六十三间商铺,来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

后代教育抓重视,出资建楼学生来,莫忘华文为本源

发家致富后的林连登,除了促进发展家乡的经济,也时刻注意海内外同乡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或许是早年被迫辍学放弃读书的经历,林连登特别关注后代孩子的教育事业,不想让后辈同自己一样苦出头,没有失去读书机会这样遗憾的事。他时常勉励后辈团结共进,要有感恩之心,如在他的建祠碑记里这样写道,“所望后之子孙,当知创业之艰难,克勤克俭,崇朴实而勿事奢华,更本爱亲敬尊之义,和厚敦睦相让相亲。”为此,当他听闻抗战时期回乡求学学生增多而学校接收不了那么多的学生,地方不足,正打算新建楼房作教室,他马上就慷慨赞助,岀资在惠来一中和隆江小学各建一教学楼,起名“连登楼将它们作为教学楼,1937年正式竣工。惠来一中的“连登”见证了中共惠来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吴建民发动学生以话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伟大活动,也见证了中共惠来县部委会的抗日工作。它目前为惠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林连登也被追评为“惠来一中捐资兴学贤德人物”。

在马来亚生活的林连登,也不忘当地华侨华人子女的教育事业。为了让当地孩子接受系统的中华文化教育,为了让孩子能接受条件好的教育,林连登捐赠50万元来支助东南亚第一所海外华人中文大学的建设。同时,他还联合同乡人,基于韩愈的“笃于文行”精神,一起开办了韩江小学。他晚年一直致力于海外中华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他曾这样说道,“本人以为华文教育如能发达,对中华民族传统之精神,礼义廉耻之四维,以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均能躬行实践,发扬光大,则对马来亚独立国,必有极大之贡献!”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肯定和对他的发家致富之地,后辈发展之地一一马来亚的开发建设充满信心。

林老先生的一生是这样的精彩,年轻时的拼搏奋进,多次自主创业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发展起来后不忘曾经伸出援手的人,对乡人、家乡怀有感恩、感激之情,抗战时期国内处于危难时期时多次倾力援助,对家乡和马来亚都包含热烈的情感,对后代教育极为关切。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不能忘记先辈在外艰难打拼的历史和他们身上的坚毅精神,我们要珍惜新时代下极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记住、回报当初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环境而努力的父辈。我们也不能忘记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自从第一次回国后,林老先生就着手于如何带动家乡发展、如何让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两个问题目前也还存在,时代的重担将落到我们这辈年轻人的肩上。感恩爱国的华人实业家林连登先生给我们做了示范,在新时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良好机会面前,如何让家乡抓住机会发展,这是我们这辈年轻人目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郭满琦

广东省惠州市人,祖籍揭阳,广东财经大学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生。


★粤商之道,擎炬以行——张弼士

1898年,一艘德国制造的游轮正从印度尼西亚驶向新加坡。游轮气势磅礴、金铺屈曲,仿佛凝缩在海面之上航行的宫殿。金发碧眼的船员正在甲板上巡逻,神色颇有几分自得。可就是这样豪华的一座游轮,却在开船之前,目睹了一位华人乘客与船员的激烈口角:

花钱买了票,为何不让我登船?

航运公司有规定,华人不得乘坐头等舱!

华人气得胸膛剧烈起伏,狠狠将船票撕碎,踩在脚下,而后扬长而去。回国后,他联系朋友,创办了 “裕昌”“广”两家航运公司,并凭借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优质的设备,牢牢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让骄傲的德国人悔不当初。

这位胸怀志气的华人,便是后来以“张裕”葡萄酒创始人闻名于世的潮商一一张弼士。

离乡背井,孤身闯荡南洋

张振勋,字弼士,1840年生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现梅州市大埔县)。作为享誉中外的“世界客都”,梅州四面环山,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志士贤达。

1858年,张弼士的家乡遭遇严重灾荒。面对严峻的灾情,当地人大多选择外出闯荡,打工谋生。当时的张弼士正值18岁,在家乡的竹坊中做帮工。在客家人生来便敢闯敢拼气概的驱使,他怀揣着一腔少年意气背井离乡,选择只身飘洋过海闯荡南洋。

初到南洋,人生地不熟的他选择先在落脚地的一家米店里当杂工,后来又到一家纸坊打工。作为祖籍大埔的客家人,他身上有着客家人忠厚诚实,勤恳认真等的突出品质,深得老板的信任。关于他的品德,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

某日,一位欧洲海员找到张弼士的家中,将一箱子贵重物品交给他,要他验收。张弼士感到奇怪,在他的记忆中,他并没有旧识在欧洲,也无人来信告知他这件事,于是坚定地告诉海员:“我在欧洲没有亲戚朋友,这件东西不是我的。麻烦您将他退回。海员也感到奇怪,为难道:“但是地址确实是这里。若是退回去,我要如何交代呢?

面对坚持不收下的张弼士,海员最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将箱子暂时寄放在张弼士家中,等物品主人找来了再请他交还。离开前,海员还嘱托张弼士:

是一年之后还没有人来取走东西,这个箱子就归您所有了。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张弼士始终在等待着箱子主人的到来,而非是将箱子据为己有,甚至从未打开箱子窥看其中的物品。这件事情逐渐在当地流传开来,大家都非常佩服张弼士的诚实正直。纸坊老板也因此更加信任张弼士,逐渐将生意交到他手中,还将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更是在临终前将自己毕生的财富尽数交予他继承,为他以后的事业提供了最初的资金。

在此之后,张弼士凭借自己的聪慧机敏、能屈能伸等品格,逐渐开拓自己的事业。他开商行、采锡矿,成为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

然而,事业彻底扬名海外的契机,直到1871年才悄然而至。

发掘商机,酿酒事业名扬四海

1871年,张弼士应邀参加雅加达法国领事馆举办的一个酒会。其中,法国出产的上等葡萄酒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玻璃高脚杯中,轻轻摇晃的葡萄酒,香气习习,引人沉醉。轻啜一口,味道绵长平顺,久久在唇齿间缠绵,令人难以就此释杯。

席间,法国领事不经意间提及中国的山东烟台。他说到,烟台的野葡萄漫山遍野,果实饱满、香气诱人,若是用于酿造葡萄酒,酒色未必逊色。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发展酿酒事业、打造属于中国的葡萄酒品牌的念头逐渐在张弼士的心中生根发芽。

1891年,张弼士应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之邀,到烟台商讨开采矿产、兴建铁路事宜。借此机会,他对烟台当地的气候作了一番全面考察;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又因其依山傍海、北面临海的地形特点,夏季的东南季风经丘陵阻隔,变得干爽;冬季干冷寒流从海面而来,变得温润。确是种植葡萄的好地方。于是张弼士与盛宣怀商讨再三,毅然决定投资兴办酒厂。

1894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开辟了烟台两座近千亩的荒山,引进法、意、德等国家的120多种优质葡萄种,建造起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葡萄酒工业基地,并将其命名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字取自他的姓氏,“裕”则是富裕,取愿国家富裕强盛之意。

由于年少时就在海外闯荡的经历,张弼士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兼容并包的胸怀。在酒窖修建之初,他选择用以中国传统方法烧制的大青砖发磧,墙壁则用大青石砌成,再用洋灰扎墙缝、抹墙面,这样建造出来的酒窖坚固无比,能够很好地防止下渗漏水等问题。同时,他重金聘请了欧洲一流酿酒师,并将当时的贮酒容器缸瓮换成了西方常用的橡木桶,引进了压榨机、蒸馅机、发酵机等先进设备。专业的设备与优质的原料相辅相成,造就了张裕葡萄酒晶莹清透、酒香醇厚、入口绵长的优越品质,一时间风靡全国,远销海外。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张弼士经营的“张裕酿酒公司选送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四枚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获此殊荣,永远改写了优质葡萄酒只出产于西洋的历史。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张弼士和他的葡萄酒让世界都为之瞩目。张弼士过人的经商头脑更是得到“中国的洛克菲勒”的盛赞。急公好义,心系祖国发展,尽管如此,张弼士却并未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迷惑。与此相反,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根系和使命,一心一意地扑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他常对人说:“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为此,他不惜放弃海外的大好市场,将大部分资产都转移至国内,在全国各地兴办起现代化工厂。

当时正值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张弼士的归国无疑对中国近代工商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一大助力。他考察了国内的各民族工业企业,总结其中的发展经验,并投资了大量实业,为一些无力经营的大小企业带来了希望的光芒。他顺着时代下中外科学知识与技术高度交流的光亮,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亮, 又将这光亮传递给其他发展中的现代企业。在这片光亮的映照下,更多的中国人得以觉醒,投身于救亡图存、定倾扶危的事业中。

上文中提到,张弼士曾因德国游轮“不允许中国人乘坐头等座”的规定,怒而开办“裕昌”“广”两家航运公司。在航运公司开办后,张弼士规定:两家航运公司皆在南洋运营,并且必须走和德国航运公司一样的路线。由于张弼士旗下的航运公司售票价格仅仅是德国航运公司的一半,还拥有着更加优质的设备、更加全面的服务,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乘客。可是张弼士却明令:不将船票贩卖给德国人,并详细告知乘客原因。前来询问的德国乘客皆羞愧而去。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德国航运公司的生意越发低迷。无奈之下,只好取消 “不允许中国人乘坐头等舱”的歧视性规定。

在此之后,张弼士对国家与个人兴亡息息相关有了更深的理解。若是祖国衰败,个人便无法拥有尊严;与此同时,个人若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国家也能因此被重视。由于长期在海外闯荡,张弼士接受了许多新兴思想的碰撞。他的爱国思想并非是对清王朝的愚忠,也并非是要重建一个汉族王朝,而是希望中华民族这一个完整体,能够得以发展、得以强盛。这便是他较之于其他保守商贾所具有的不同点、进步性。

1904年要求收回粤汉铁路的保路运动中,张弼士坚决站在商方一边,要求废除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出卖粤汉铁路的合同。据当时报纸记载:“争回自办, 粤人有张弼士侍郎肩任其事,鄂省复有南皮尚书鼎力主持,与湘绅同德同心,方谓可破中国向来敷衍迁就之积习,夺外蔑视之奸胆,申正义以绝阴谋,壮国威而保权利,在此一举。”清政府慑于群愤,最终收回粤汉铁路,允许商贾自行经营。

而到了1911年,清政府提出“铁路国有”政策,更是大大损害了商人的利益。张弼士再三上书,力言铁路国有的不当,却屡遭打回,不予采用。自此,张弼士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转而投向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他不仅任由儿子张铁君参与同盟会,更是通过胡汉民向孙中山捐助了资金30万两白银,还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多次捐赠巨款。

出于对其支持革命的感念,以及对“实业救国”思想的赞扬,孙中山于1912 年莅临烟台时,向张裕公司赠“品重醴泉”一言,其深刻意义可见一斑。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那样黑暗无望的时代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像是笼罩在一片深灰色的浓雾之下,不仅难以望见未来,甚至无法延续当下。而以张弼士为首的一群“爱国粤商的存在,就像是在浓雾中擎起一盏火炬,拨开那片遮天蔽日的雾,将火种传递给其他向着同样方向的民族企业,而终成一片燎原之势。

历史长河滚滚,匆匆裹挟着带走曾经鲜活的存在。但“张裕葡萄酒”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存在,大埔县内赠与张弼士的“急公好义”的石碑依然屹立,张弼士实业救国的故事依然在大埔县及全国范围内口口相传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铭记、发扬张弼士先生留下的“爱国粤商”精神,共同构筑一个属于新青年的新时代!

   作者:郭琪蕊

2022级法学2班的郭琪蕊,来自广东梅州。写作是我自小的热爱,也是让我能感知到自己存在的唯一真实。所以对我来说,能够以此次活动为机会,着手记录我幼时便熟知的张弼士先生的事迹和精神,是非常幸运的经历。“面对年迈的寰宇,我们如此年轻。”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让大家感受到跳出舒适圈、坚持事业的勇气与坚定。